成都文理学院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教研室开展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

发布时间: 2022-12-20

202212月,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学校启动了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就教育教学理念、未来发展趋势、现状与对策、教学建设与改革效果的评估等重点内容研讨交流。

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高度重视,全员参与。

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本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对落实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意义,院长助理魏东老师、教研室主任刘航宇老师、教研室副主任符菱雁老师发挥表率作用,带头认真学习和思考,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和举措。

教研室主任刘航宇老师在会议中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行业背景、所存在的问题出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到:数字媒体专业人才需求十分旺盛,且数字传媒专业正朝着进一步细化的方向发展,应用型人才,在动漫或游戏行业中比例越来越高,像各大动画制作公司、游戏研发公司、门户网站、网络公司、广告制作公司、电视台、多媒体软件开发制作公司等单位,对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更为突出。

紧接着,刘主任从教研室课程建设状况来看,主要谈到以下几方面问题:1.因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门课程注重实践性,入门容易,但是大部分人员只注重软件操作能力,却忽略了艺术修养,因此作品在美观度上不足;专业学生对美学认识度不足,专业发展定位不清。2. 课程设置不够精致,课程系统庞大,没有体现专业核心定位。3.专业实践性不够,只是课堂案例操作,教学脱离了市场的关联,没有与当今的领先技术相结合。

大家在刘主任的启发下,针对上述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随后,教研室副主任符菱雁老师将老师们提出的改革思路归纳如下:

1.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最终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目标,克服原来的滞后性。

2.通过应用“分层”的实践教学的方法来教学,达到优化学生在学习方面差异巨大的问题,在教学中,分别制定一级学习目标,二级学习目标,三级学习目标,四级学习目标,通过制定四个不同等级的学习目标,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方向的掌握。

3.应用“实训室”教学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模拟项目制作流程通过调整实践教学模式为“实训室”形式,提高学生适应市场的能力。达到学生掌握内容与方法与市场需求一致的目的。

就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上,魏东老师最终总结道: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要深化教学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与时俱进,与本专业社会前沿学科紧密联系,更新教学的基本理念,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探索更符合具有艺术修养,同时又具有很强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推进了教研室、实训室的建设。要保证课程进入实训室,课堂在课时分配、时间设置、主要教学内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编写、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等一系列课程相关内容在对同类院校在开设该课程时提供一个参考,对专业的建设发展、促进学生就业起到一定现实的意义。

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引导教研室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高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强化创新理论武装:加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毫不放松地抓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意识形态工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使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高校的鲜亮底色,确保师生信仰坚定,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虽然思政课程提倡多年,但是在思政课程融入当中仍有不足,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预通过专业的顶层设计,将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培养目标,三位一体式的融入各项专业课程,并且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精细打磨思政案例,优化课程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使课程既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又具备深度、广度和温度。将思政与学生设计作品相结合,同时通过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公众号进行校内外传播,能够做到更广泛的思政融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与爱国情怀。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0 17: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