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办公室组织的“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后,我深刻认识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思想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它能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不断适应新的形势,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我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充分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都是师德。师德建设有其重要意义,也就是必须要从政治思想品德感染熏陶学生,以达到学生进步的目的。师德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例如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孜孜不倦和有教无类就是一种师德,平等地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化他们,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能力品德方面参差不齐的学生,对于老师而言,一视同仁的去对待他们是师德的体现。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失去自己的内在准则,与师德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因而造成不良后果,这就丧失了师德。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学校也一直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在我们学校行政楼大厅的墙上有陶行知先生的“三个躬亲”,即“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这些话时时提醒全校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二、躬身践行发挥自身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研讨我认识到,德为人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过程中,修师德养师风,就要起好模范示范作用。作为校办的职员,我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才能将自己做到无愧于心。首先,主动适应办公室“任务重、节奏快、标准高”的工作新常态,快速进入岗位角色,主动了解相关工作,增进自己对办公室工作的理解和认识。让自己更快速地从一个办公室新手向熟手转变。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日常的勤杂事务工作,还是领导交办的事项、配合部门员工工作等,牢记“办公室工作无小事”,坚持做到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踏实地处理每一个环节,认真落实每一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努力提升政治素养。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体现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及行为准则。推动师德建设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政治素养同时也是师德素养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将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主动学习,切实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践行教书育人的使命。在研讨中我认识到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就要多听取学生及同事的意见及建议,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摒弃旧的教学方法,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要热爱教育事业,尽职尽责做好教育工作。作为一个高校教职工,有强烈的责任心是最基本的,这种责任心主要体现在对工作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