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了关于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的动员大会,在会上,夏冰副院长对活动进行了细致分析和周密部署,指出全院上下要高度重视此次大讨论活动,领导带头,全员参与。要突出主题,把握重点,联系实际。坚持务实与务虚相结合,把握重点,周密安排,精心组织,防止走过场,做到平时讨论有记录,重要环节有宣传,活动结束有总结,营造常学习、常思考、常交流的浓厚氛围。2023年1月份,学院召开研讨会,各教研室,各教师分别结合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学习材料进行了学习。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更要深入落实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牢固树立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核心观点。
在个人研讨阶段,我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及OBE教育理念。
首先,在思想上一定要有方向,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思政课就是要讲原则,讲清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为党和国家育人的原则。作为马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贯彻思政课就是讲道理、讲事实这一思想,给学生传播真理、传播理想信念。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我就通过讲经典革命故事的方式,给学生讲我们可敬的革命先烈如何为了国家和民族奉献自己,比如在讲建党的时候,我通过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利用觉醒年代当中的视频,给学生更加直观地呈现为什么要建党,建一个什么样党这一理念,并且通过讲述当时的社会背景,烘托出建党之处艰难的社会生存环境,表现出建党的艰难性。
其次,利用好思政课堂,让新思想进课堂进头脑。在文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政课教师不仅仅要讲建党历史,更要讲好新时代历史,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述过去是为了激励我们更好地前进,讲好现在是为了实现我们伟大的梦想。我认为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要不断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习近平关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生态等多方面的阐述,弄明白新思想丰富的内涵与充实的内容。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我们重点放在了第8章及以后的内容,重点突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课堂上,花了更多地时间,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给学生讲述新思想的伟大之处。
最后,突出结果为导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文件《OBE教育理念》中,我认真学习了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知道了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够成功,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我觉得要更多地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通过利用翻转课堂,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主导课堂,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引导。结合我们马院的实际,事实上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落实了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我们每学期都会有课堂展示环节,学生通过老师提前布置的题目,上台进行展演,把课堂变成“联欢会”性质,我们把时间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
通过这次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我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思政教师自身的职责,更加清楚了如何利用好课堂讲好中国故事,更加坚定了为党、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人这一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