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学校开展本轮本科教育工作及十四五规划大讨论,在学习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及国务院教育部相关文件之后,我愈加感悟到身上的责任之深、任务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做好教育,教师应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职责,志不移、道不改、心不变。应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应当好青年成长的引路人,化身青年前进的领跑者,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所谓言传身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是一名青年教师,不断学习是我成长的必经之路,学校学院领导同事的亲囊相助是我学习的不竭动力;在外国语学院,我看到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接踵而至;形形色色的磨练培训活动也纷繁可见。学校学院的教研活动、培训活动充分体现了二十大“强国必先强教”的战略精神,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至关重要的基础。
“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青年教师无疑是教师队伍中的一支中坚力量,如何扎根三尺讲台,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是新时代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命题。我想,“捧着一颗真心来”总是不会错,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总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平时的课堂中,学生总是带给我感动,他们每一次作业汇报、每一声“理解了”都是对我莫大的鼓励。用“匠心”去教育,才能收获“国之栋梁”。青年强,则国家强。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教育的“长征路上”,教师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行动指引,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使命,教育要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百年奋斗正青春,奋楫扬帆启新程。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立意深邃,为高校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吾辈青年教师必将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争做新时代“乐为、敢为、有为”的教育工作者!